凯发一触即发(中国区)官方网站凯发一触即发

环保部将督促重点企业落实排污信息公开

发布时间:2013.05.09 15:56:35 信息来源: 阅读次数:


中国排污信息公开被指空白

  许多国家都有污染物排放登记制度,包括排放、处理和运输污染物的情况,企业都要向政府报告,并且都是公开的,但这在中国仍是一片空白。

  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万捷向全国政协会议提交了《关于尽快实施重点污染源信息公开提案》。这份提案背后,是众多环境公益人士和机构的努力。

  在环境监管较弱地区,污染企业能为当地政府创造利税。当公开环境信息影响该企业发展时,环保部门会遭到上级干预,停止公开信息的行为。

    自2008年起,公众环境研究中心开始推出城市污染源监管信息公开指数测评,希望借此推动全国各地环保部门的环境信息公开。

  重点企业排污信息向社会公开

  在3月15日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新闻中心召开记者会上,环保部人员表示,雾霾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出现的频次和程度最为严重。虽然已经迈出了实施空气质量标准这一大步,但是我们仅仅迈出大气污染治理的一小步。我们必须针对重污染地区出重拳、用猛药,而且还要打组合拳,加强治理。

  今年内环保部将督促重点企业污染物排放监测信息向全社会公开。国控重点企业污染物排放监测信息的公开便于公众获取全面、及时的企业污染物排放信息,环保部门也将依法做好监督性监测工作,同时接受社会的监督。

  环保部人员称将督促国控重点企业污染物排放监测信息向全社会公开。在污染严重地区实施大气污染物的特别排放限值。这是迄今为止中国污染治理史上最严厉的一项措施。

  地方政府拒公开污染企业名录

  评分涉及中国113个城市,据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人员回忆,首次评分后所有城市的平均分仅为31分,四年后虽有大幅提升,但平均分数仍未及格,仍有城市在总体评分后,得分为零。

  大部分城市分数如此低的情况,大多缘于大部分城市的环保部门在日常监管信息公开、公众举报确认后的信息公开以及公众依法申请污染源信息公开方面都做得不尽如人意。

  之所以产生这样的问题,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人员认为,一方面是由于各地方环保部门在信息公开的认识上就有缺陷。一些环境监管相对弱的地区,由于污染企业能为当地政府创造利税,环保部门夹在地方政府与污染企业之间,当公开环境信息有可能影响污染企业发展时,环保部门就会遭到上级的干预,停止公开信息的行为。

  另一方面的原因,则是由于环境信息的公开工作在很多地区没得到重视、人手不足资源有限,造成各地公开的情况并不完善。马军觉得,需要在更高的污染信息公开的制度层面推动。

凯发一触即发